来源:雪球App,作者: 无为剑客,(https://xueqiu.com/8345006153/346867142)
$腾讯控股(00700)$ 是我近三年持仓最多的股票,从2022年大量买入以后,一路看着腾讯走出低谷,重新焕发生机,还是蛮有感触的。目前我仍然持有30%+的腾讯股票,盈利已经超过200%(最近有一些减仓,持仓成本降低到了193港币,没减仓前,持仓成本约为270港币,所以实际盈利应该是117%,如果加上期间京东、美团分红,应该有120%吧)
腾讯是一家好公司,商业模式很不错,但是今年股价涨幅很大,超过40%,且当前估值已经处于合理水平,因而大家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有这个基础的认识,谨慎决策。
一、结论先行1.1 经营情况:⭐️⭐️⭐️⭐️
1)二季度营收增速15%,上半年增速14%。这么大体量了,增速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营收结构拆分以后,能看得出,腾讯的主营业务,除了广告模块,还有较大空间外,其它板块都快要触及天花板。因而后续,我们需要关注腾讯,能否在电商、AI方面打开更多的增量空间
2)上半年净利润增速16%,扣非净利润增速24%,非常不错。收入的增长,大部分直接转化成了净利润,而且各个业务的毛利率都在增长,说明腾讯的运营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3)净资产同比增长29%,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尤其投资板块,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公允价值涨幅较大,这块儿目测还有一定的弹性
4)二季度在AI方面的资本开支229亿,因而导致自由现金流只有430亿,小于净利润。从收入的增长来看,AI投入能够快速在游戏、广告业务领域产生收入和利润,因而腾讯的AI投资和阿里不太一样,并不是盲目的投资,所以我支持腾讯继续以low-teens的规模投资AI业务。
1.2 价格水位:⭐️⭐️⭐️
当前市值53600亿港币,相当于人民币49000亿人民币,扣掉1万亿投资资产,剩余市值39000亿人民币,2024年净利润1964亿,按照中报的净利润增长率16%线性外推至全年,得到2025年的净利润约为2320亿,那么pe大约是16.8倍,处于合理区间。
考虑到投资资产,我们已经提前在市值中扣除,所以在净利润中,如果我们排除掉投资收益、其它收益等利润项目,得到2024年全年最严格的扣非净利润约1530亿,按照中报的扣非净利润增长率24%线性外推至全年,得到2025年的扣非净利润约为1900亿,那么pe大约是20.52倍,处于合理偏高估区间(我这里是以年化10%收益率为基准,合理偏高估意思就是,年化不足10%收益率了,但因为很多投资者可以接受5%收益率,因而当我觉得收益率不理想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其它投资者的买入,而进一步推高收益率,但这个依靠的是运气了)
非国际这个视角,加回“股份薪酬开支”我不太认同,所以就不算了。
现金流视角,因为AI的投入加大,失效后无法计算了。
市场认可哪个算法,我不知道。我自己觉得,应该把以上多个视角折中看,因此我觉得,腾讯当下的估值算合理,但也确实不便宜了,接下来必需关注腾讯的增长点了。
1.3 股东回报
中报没有股息。按照2024年每股分红4.5港币,以550港币作为基准去看,股息的回报率约为0.8%
2025年,累计回购818万股,耗资365亿港元。腾讯2025年1月1日的股本是92.25亿,截至8月6日的股本是91.54亿,减少了0.77%。股价涨起来以后,公司投入同样的金额,回购注销的股数减少了。剩余的435亿港元,以550港元作为回购均价,大约可以回购790万股,股本下降0.8%。
综上所述,回购带来的收益率约为1.6%,股息带来的收益率约为0.8%,合计到一起就是2.4%。很显然,腾讯股价涨起来以后,股东回报已经不高了,当然,我猜大家投资腾讯,也不会为了股东回报,而是为了增长。
二、整体数据概览2.1 基本数据
先看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
分析:
1)2025上半年收入3645亿,同比增长13.69%,净利润1057亿,同比增长16.21%,非常不错。本土游戏得益于《三角洲行动》的火爆,二季度收入增长17%,国际游戏得益于supercall旗下《PUBG》的增长,同比增长35%;广告收入增长20%,看得出是故意在控制增速。
2)净资产超过1.2万亿,同比增速29.67%。除了盈利剩余之外,腾讯的上市投资组合,过去一年增长了1000亿,比如快手过去一年增长就非常大,因而导致账面收益增长很多。由于腾讯投资的大多都是稳定盈利的企业,预计后续这块儿还会有一些增长空间。
3)经营现金流增长19.62%,也非常优秀。由于腾讯常年以应付账款的形式占用游戏开发者、服务供应商的资金,所以腾讯的经营现金流要远大于净利润,这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优势之一。
2.2 盈利能力
分析:
1)毛利率逐年上升,一方面是轻模式的业务占比越来越高,比如广告,拉高了整体的毛利率水位,另外一方面是腾讯降本增效的效果
2)净利润率同比略微增长,之所以没有超过2021年的净利润率,主要是2021年的投资收益比较高,因此我们可以说,虽然腾讯的净利润率不是历史最高,但盈利的质量肯定是历史最好的。
3)净资产收益率略微下降,主要是近一年股市回暖,导致腾讯的投资组合价值上涨较多,直接导致净资产增长了29%,而利润增长则不到20%,分母增长的更快,因而会有小幅的下降。算是好事,不用担心。
三、经营要素分析公司经营的核心要素是:用户规模、产品研发
3.1 用户规模
分析:
1)微信的月活基本到顶,但是每年还能有小幅增长,还算不错。相比之下,qq的月活则是逐年下降,说明微信吸走了一些其它社交平台的流量
2)增值服务的会员数略有增长,达到2.64亿。个人认为,这里的增长基本到顶了。上半年,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应该就是想通过收购,寻求增量。后续我们可以看看,腾讯音乐通过收购能带来多大的增长。
3.2 产品研发
腾讯有很好的产品文化,因此总能做出备受好评的产品,以下是腾讯年报中,透露的一些产品进展:
1)丰富了微信的AI功能,在浏览内容时提供关键词智能检索,为微信小店商家提供智能客服回复,以及支持对视频号内容的自动文字总结。
2)应用AI加速游戏内容制作,基于AI技术推出更多仿真的虚拟队友和非玩家角色,以此促进了游戏的受欢迎程度和收入增长
3)升级了小游戏的技术底座,助力二季度小游戏的总流水同比增长20%
4)《三角洲行动》自9月上线以来,表现出色,7月的平均活跃用户突破2000万,位居行业前五,流水前三。supercall对《皇室战争》做了优化,推动月流水在6月创下七年新高
5)腾讯视频会员数达到1.14亿,腾讯音乐会员数达到1.24亿
6)混元3D模型,在几何精度、纹理真实度方面非常出色,Hugging Face排名第一,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利用混元3D模型生产他们的数字资产。
总体来看,进展还不错,但是最近一年披露的具体数据少了,我的理解是数字可能没那么漂亮,所以干脆隐藏了。
四、收入&成本&利润4.1 利润表整体
分析:
1)营业成本增长5.41%,远低于收入的13.69%,体现了腾讯的经营效率越来越高,少许成本的投入,即可换来大量的收入增长。
2)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增速大于收入增速,说明腾讯在AI方面的投入正在加速,好的是AI投入对广告、游戏的贡献很大,不算盲目投入。
4.2 收入结构分析
先看2025上半年,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
再看二季度,单独季度的收入结构变化趋势:
分析:
1)增值业务二季度表现很不错,国内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7%,国际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5%,但看5年的曲线,今年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过去的基数低,如果我们看5年的平均增速,就只有年化5%了,因而我们需要对增值业务的增长,保持合理的预期。
上半年,《三角洲行动》表现不错,2024年9月上线以后,游戏收入增长很快,7月份收入突破4400万美元,目前已经是腾讯游戏收入的top3产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DNF》《金铲铲之战》的收入下降,后续我们需要观察《三角洲行动》的持续性,能不能成为一款长青游戏。
2)广告业务增长不错,继续维持20%的增速。从以上的曲线能够看出来,斜率非常稳定,显然是做了精心的规划。视频号目前的加载率还不高,理论上这块儿的收入增长还有较大空间,但考虑到广告业务是腾讯接下来唯一确定的增长,我估计腾讯会缓慢放量,用于精准调节业绩。其实和茅台类似,不会一次性把最好的预期都释放出来,不然后期压力就大了。慢慢来,慢慢增长,以便管理层有足够时间,去寻找新的增长点。
3)金融&企业服务的收入,长期看增速明显放缓,但二季度表现不错,同比增长约10%。后续可能会往提高毛利率的方向发展,也或者利用ai技术,增加更多的服务类别,从而提升收入。继续跟踪看看,可以确定的是,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了。
以下是主要业务的毛利率情况:
分析:
各个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去年广告业务毛利率超过了增值业务,今年增值业务因为游戏收入大增,又反超了广告业务,很有意思,这说明腾讯占据了两个高毛利的赛道,商业模式非常健康
4.3 成本结构分析
分析:
1)营业成本仍然占大头,但是近几年收入增长,营业成本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腾讯的业务模式更加轻盈,盈利能力更强了。这几年,腾讯在广告业务上面,似乎开窍了,哈哈。
2)研发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近几年有所控制,增长幅度都比较小,但今年开始增幅加大,反映了腾讯在AI领域的投入加大
3)税费增长幅度比较大,主要是收入结构中,投资收益占比减少,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导致纳税增加所致。这一点可以看出,腾讯虽然利润恢复到了2021、2022年的同期水平,但是主营业务的收入、利润实际上含金量比以前高了,看扣非净利润会比较明显。2021中报扣非净利润只有500+亿,而2025年同期的扣非净利润已经有928亿,增长幅度接近一倍。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腾讯的业绩并不是简单的恢复,而是比2021年更扎实了。
五、资产质量分析5.1 资产负债表整体
分析:
1)资产还是比较雄厚的,2025年,投资的上市公司和联营公司公允价值大涨,因而资产规模增长幅度较大。其中的有息负债,人民币借款约有1700亿,利率约3%,其余借款主要是美元、港币,利率在5%左右。理论上腾讯的现金够用,可能因为一些账期问题,不得不借一些钱,尤其是海外发展、港股回购,需要很多钱,只能借债。
2)占用了上下游2729亿的资金,主要以应付形式体现,互联网公司都有这个优势。考虑到腾讯的现金资产是4477亿,2729亿的占用资金,实际占据现金资产的60%份额,因此,腾讯的这个现金额度,是和日常运营高度相关的,估值的时候不能减去现金。
3)过去一年资本市场回暖,因而腾讯的投资资产账面价值大幅增长,达到了9538亿,考虑到其中一部分公司是以成本计价,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腾讯的投资组合价值远高于1万亿。估值的时候,我们减去1万亿投资价值,实际上是把腾讯的投资资产,往低了算。
5.2 资产变化趋势
分析:
资本市场回暖,投资资产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它的资产变化不大。2023年开始,每年利润留存的较多,并且为了大额回购和发展海外业务,借了不少外币,因而导致近2年类现金资产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5.3 负债变化趋势
分析:
为了回购+国际业务的开展,有息负债有一定幅度的增长。2024年报宣布了会继续回购800亿,因而预计接下来有息负债还会保持在高位
5.4 股本变动情况
近一年股本下降1.8%,2025年承诺回购800亿港币,目前已经花掉365亿,总计回购了818万股,下半年继续回购,如果回购均价按550港币算,预计还能减少790万股,换算成比例,就是0.8%的股本。说实话,我觉得这个价位回购,必要性已经不高,还不如投资一些优质的游戏公司。但是管理层继续回购,表达出的股东回报态度很不错
六、总结&估值6.1 总体印象
1)二季度营收增速15%,上半年增速14%。这么大体量了,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营收结构拆分以后,能看得出,腾讯的主营业务,除了广告模块,还有较大空间外,其它板块都快要触及天花板。因而后续,我们需要关注腾讯,能否在电商、AI方面打开更多的增量空间
2)上半年净利润增速16%,扣非净利润增速24%,非常不错。收入的增长,大部分直接转化成了净利润,而且各个业务的毛利率都在增长,说明腾讯的运营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3)净资产同比增长29%,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尤其投资板块,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公允价值涨幅较大,这块儿目测还有一定的弹性
4)二季度在AI方面的资本开支229亿,因而导致自由现金流只有430亿,小于净利润。从收入的增长来看,AI投入能够快速在游戏、广告业务领域产生收入和利润,因而腾讯的AI投资和阿里不太一样,并不是盲目的投资,所以我支持腾讯继续以low-teens的规模投资AI业务。
6.2 估值
市值:53600亿港币,对应人民币约49000亿人民币
投资价值:约10000亿(投资资产里边,部分资产按成本计价,所以财务报表里边的数字不到1万亿,这只是保守预估,理论真实价值超过1万亿)
那么市值对应到盈利实体的估值,约为39000亿。
首先,我们从常规净利润角度计算:
2024年利润:1964亿,算2000亿吧
2025年利润预测:按照半年报16%增速线性外推,净利润 = 2320亿
预测2025年pe:39000 / 2320= 16.8 倍
然后,考虑到投资资产我们已经在市值中减掉,那么投资收益也应该从盈利实体中去掉,于是我们可以尝试从"最严格的扣非净利润"角度看一下估值(扣掉投资收益、其它收益、利息收益):
2024年扣非净利润:1530亿
2025年扣非净利润预测:按照半年报24%增速线性外推,扣非净利润 = 1530 *(1+24%)= 1900 亿
预测2025年扣非pe:39000 / 1900 = 20.52 倍
综上所述,从净利润、扣非净利润角度看,腾讯的估值都在合理区间。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腾讯盈利对应的内在收益率最高只有1/16.8=6%。也就是说,当下我们全资买下腾讯,能够获得的资本收益率是6%,如果我们希望获得年化10%的结果,要么期待腾讯有更高的利润增速,要么期待资金涌入,带来腾讯估值水位的提升。前者需要腾讯的业务有所突破,后者则完全看运气。
实际上,腾讯股价涨到550港币以上后,估值回归的过程已经全部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看,后续增长如何了。
未来2年,腾讯的主要看点还是在视频号的商业变现情况,以及AI搜索的放量、其它产品整合AI以后的效果,还是有一些期待的,继续跟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