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银环蛇
银环蛇因其表面分布有银色和黑色的条纹而得名,其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在越南和缅甸北部也有少量分布。银环蛇俗称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包铁等,体长一般在1米到1米8之间。银环蛇虽然体型小,其毒性极为强烈,是环形蛇属中最强的。人被咬时不会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起初感觉不是很明显,疼痛感较小,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虽然这种蛇称为陆地第四大毒蛇,但幼蛇能够制成药,可治疗风湿瘫痪、破伤风等病。
5.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主要分布在沙哈拉以南非洲,体长一般都在2米以上,最长记录可达4.5米。头部呈长方形,体色为灰褐色,最具特色的是其口内部是黑色的,张开口是能看到。黑曼巴蛇是攻击速度最快的蛇,且毒性极强。黑曼巴蛇采用的是神经毒素,靠攻击猎物的神经系统而令其麻痹。一般10-15毫克的黑曼巴蛇毒液就可以杀死一个成年人,而黑曼巴蛇的毒液量为100-120毫克,最多可达200毫克,这足够杀死13-20个人或一匹重600千克的长颈鹿,因此被黑曼巴蛇咬伤的后果是相当严重,通常在被咬后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死亡,而最快的死亡时间能达到被咬后15-30分钟内立即死亡。
6.印度环蛇
印度环蛇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一种"普通环蛇",是印度4大毒蛇之一。虽然都是环蛇,但和中国的银环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印度环蛇的毒性非常强大,平均2-3毫克的毒液就足以致命。其毒液里含有剧烈的神经毒素,这种毒素会影响人的大脑。如果人类被印度环蛇咬伤,只会有很轻的疼痛感,有些更是没有感觉,被印度环蛇咬伤的人有些不会立即死亡,可能会在8小时之后才死亡。即使注射了蛇毒血清也只能有50%几率存活下来。
7.鼓腹咝蝰
鼓腹咝蝰是非洲分布最多的毒蛇,几乎遍布整个非洲。平均体长1米,但非常粗壮。身体的颜色由草黄色至浅褐色、橙色或红褐色,不同的生活环境颜色有很大差异。鼓腹咝蝰伪装性强、生性暴躁,易与人类接触。它们毒腺发达,可以制造大量致命的毒素,鼓腹咝蝰的毒素是蝰蛇中最毒的一种。排毒量一般是100-350毫克,最多为750毫克。只要100毫克就已经足以令成年的男性死亡,
8.非洲树蛇
非洲树蛇也是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由于多数生活在树上,为了伪装非洲树蛇多呈翠绿色。非洲树蛇拥有大型后沟牙,且它的毒液含有剧毒,已导致多起致人于死的事件,被它咬伤后,血液不会凝固,全身会七窍流血,内脏器官也会大出血,死亡过程缓慢而痛苦,惟有抗毒血清能挽救伤者性命。
9.响尾蛇
响尾蛇一般体长约1.5至2米,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当在警惕状态下响尾蛇尾部的尾环会以每秒钟40至60次地摆动,能造出响亮的声音,使敌人不敢靠近。响尾蛇的毒素具有破坏血液组织的功能,会大量侵蚀血液中的血小板,导致血液无法凝固产生严重内出血。但有的反而会让血小板大增,让主要血管中的血液凝成果冻状,使得血液的流动受阻最后会因为血液阻塞而导致血管破裂。就算是死后一个小时内的响尾蛇由于头部仍然具有反射能力,也会出现攻击一定范围内的敌人的情况。
10,蝰蛇
蝰蛇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和国外的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体长0.9~1.3米,外表散布有不规则的小斑纹。被蝰蛇咬到后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并有一过性晕厥现象。因其毒腺含有促凝血毒素及溶血毒素,引起"DIC"出血及红细胞破坏,严重者常因为脑出血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
以上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10大毒蛇,如果在户外被毒蛇咬伤后,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1,如果我们没法辨认是什么蛇时,有条件的可以将蛇打死,这是方便就医时医生能快速确定要注射什么蛇毒血清。
2,刚被咬伤的时候,多数毒液仍然停留在伤口处,这时用水冲洗,可达到稀释的作用。
3,通常伤口在四肢,可用绷带在离伤口一定距离的胳膊、大腿部扎住。但不要过紧,减缓血液流通。并且每隔十五钟就要松开二至三分钟,让血液通行。
4,补充蛋白质:被毒蛇咬伤后,毒液会破坏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使身体衰竭,这时补充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生鸡蛋、牛奶等,有很大的好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