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
《礼记 乐记》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夔其穷与?”子曰:“古之人与?古之人也。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是以传此名也,古之人也。”
(三)夔一而足
然而,神秘的夔,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最多的,居然不是其音乐才能,而是其一足之残疾形象,但是这个形象经孔子的解释,显得非常励志,充满正能量。
《吕氏春秋·慎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
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
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独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审而是固足矣。”
吕不韦和韩非子都知道夔一足,也都觉得这个问题需要解释,但是他们把解释权交给了孔子;孔子说夔一足,不是只有一只脚,而是说有夔这样的一个人来辅佐,就足以了。
东汉《孔从字 论书》:公曰:“吾闻夔一足,有异于人,信乎?”孔子曰:“昔重黎举夔为进,又欲求人而佐焉。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唯圣人为能和六律、均五声,和乐之本,以通八风。’夔能若此,一而足矣,故曰一足。非一足也。”公曰:“善。”
然而,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中无夔,《孔子家语》对夔的理解和《尚书》一致;鲁哀公向孔子咨询的重要问题,未见于《春秋》《左传》。
总之,除了韩非和吕不韦,没发现孔子说过夔一足。
《孔子家语 五帝德》:宰我曰:“请问帝尧。”
孔子曰:......伯夷典礼,龙夔典乐,舜时而仕,趋视四时,务先民始之,流四凶而天下服。其言不忒,其德不回,四海之内,舟舆所及,莫不夷说。”
《孔子家语》: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使问于孔子曰:“吾穿井于费,而于井中得一狗,何也?”
孔子曰:“丘之所闻者,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蝄蜽,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羵羊也。”
夔一而足,难道是吕不韦和韩非子,借孔子之口给嬴政上眼药?夔一而足,用我一个就够了,结果导致旁边的李斯很焦虑,这是本文的意外结论。
(四)纳于大麓
夔的面目,越往后就越模糊。《说文解字》: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从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夔,从字形上看的确是一只脚,和夏字似乎存在神秘的联系。
然而夔的本质,不在于是神兽还是乐官,夔的核心特点,是音乐和一足。
对洪荒年代的人来说,有什么东西是和音乐和一足相关的?
我们结合一张图,再看看《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答案是闪电, 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出现时必有风雨,除了闪电还能是什么?
黄帝和夔
黄帝和夔的关系,就是太阳神和闪电神的关系,黄帝是主神,夔是配神,黄帝以夔皮做鼓,声闻五百里:夔发出的声音,不是鼓声,而是闪电之后的雷声。
夔一足
夔一足:雷电酝酿之时,云层之上尽管情况复杂,但是劈到地上就是一道闪电。
龙夔典乐
龙夔典乐:闪电之后,大地的雷声就是先民最早的音乐。
帝舜领导下以禹为代表的团队,夔和龙排在最后,洛阳伊水有龙门,南方大江有夔门,都是大禹治理过的地方。龙不是闪电,但是龙排在夔-闪电之后,非常恰当。
帝舜
帝舜是个音乐爱好者,是《南风歌》以及萧韶之乐的作者: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舜的音乐天赋,不能没有夔的帮助,夔的本质是闪电,更准确地说,是来自苍梧之野、芙蓉国中、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的那一道闪电。
《尚书 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
纳于大麓, 烈风骤雨弗迷,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五)结语
荒东神兽 东海流波 苍身无角 夔有一足
龙夔典乐 黄帝尧舜 禹之同侪 夏启前辈
夔为闪电 出入风雨 光如日月 声如雷霆
夔一而足 孔子不闻 不韦韩非 托古改今
先夏历史 原创作品 齐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