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思想与现实问题
从另一方面讲,同意并家就意味着女方(地方政策、自身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生二胎,有一个孩子要随母姓。
城里很多适婚青年都是独生子女。对有些家庭来说,把唯一的女儿嫁出去了,当老人的就真的算“一无所有,老无所依”了。
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加上中国现阶段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善,催生出“两家相并,压力均摊,资源共享”的现象,所谓的“资源”,就是孩子了。
这对女方家,尤其女方是独生女或者家里都是女孩的来说,就算分得的是女孩,因为随了自己这边儿的姓氏,也也可以当作承祧的子嗣,延续本家的香火。要是男孩那更好了。时至今日,中国人的脑子依然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祟。
并家之后,矛盾频发
“过来人”最有发言权,就算没有亲身经历,我们看身边的人碰到这事儿,也会有一个直观而深刻的感受。来看看大家都怎么说。
网友:江南小哥
我家我是独子,女朋友家姊妹两个,她是老大,说是大女儿要两家并一家,生2个,一个姓我,一个姓她家,哪个先姓无所谓,我呢就想儿子姓我,当然2个女儿的话没办法。房子在认识前我家已经买好了,全额付款的,车子我老爸也准备结婚给我换新车,那这个怎么算呢,女方能出什么呢?如果2个独身子女,两家并一家可以很容易接受,关键是对方有两个还要并,我妈对这个比较有芥蒂……
网友:咖啡猫
朋友也是并家。大的是男孩,由姥姥家带,小的是女孩,给爷爷家带。(不知道男方家当初怎么同意的)姥姥有钱,老教师,退休工资每月能有7000,给自己大外孙买了个几千的航模,可遥控,小妹妹见了,怎么想?回去立马让爷爷买啊,不买就闹啊,都一个爹妈生的凭什么我没有啊。爷爷一辈子土里刨食,哪有多余的钱买这么贵的玩具,只能搁着。关键是姥姥家买的时候也都没想着给小妹妹带一个……
网友:12360……
一个同事的亲戚就是在“两家并一家”的大前提下结婚的。婚后生了俩娃,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大的读一年级随爸爸姓,小的上幼儿园随妈妈姓。因为姓氏不一样,通常都是爷爷奶奶照顾老大,外公外婆照顾小的。然后有一天放学了。外公外婆去接娃,就把跟自己姓的小娃接走了,大的还留在班里。后来大的被爸妈接回来之后,家里简直翻天了。两家人互相指责。夫妻之间也闹得很不和谐。
考虑周全后再并家
但这种两家并一家的做法,纵然是前期商量好的,等到“实操”起来,也会出现种种问题,特别是孩子问题。一个小孩随爸爸的姓,一个随妈妈的姓,这就无形当中在孩子之间划了一道线。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潜意识里甚至会更偏向随自己家姓的孩子。许多并家的夫妻甚至会因此互相责备,彼此反目。
往长远点想,以后的教育抚养问题该怎么分担?再说的直白点,以后两家家产又该怎样继承。难道都一条条弄得泾渭分明?那样未免显得不近人情。
所以这些问题都要两家事先商量好,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影响,会不会出现一些经济上的纠葛等等都要考虑到。并不并家,是在两家都愿意的前提下进行的。既然男女双方都马上成两口子了,双方父母都快是儿女亲家了,什么话都可以坐下来好好说。
文字/编辑 | 小山
图片 | 网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