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基础知识
1.IP地址的定义
2.IP地址第组成
3.IP地址的分类
4.子网掩码
1.IP地址的定义
IP地址(IPv4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来表示,IP地址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方式被处理。但是我们对二进制数并不是那么敏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IP地址是将32位的IP地址以每8位为一组,分成四组,每组以 “.” 隔开,并将每组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来表示。这种方法也叫做“十进制点符号” 举个例子 10101100 000101000 00000010 00000001(二进制) 172. 20. 1. 1 (十进制) IP地址并不是根据有多少台主机来配置的,每台主机上的每一块网卡都需要配置IP地址,一般情况下一个网卡只配置一个IP地址,但有的网卡可以配置多个。此外路由器通常都会配置两个以上的网卡,所以路由器需要配置两个以上的IP地址。 那么问题来了。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2^32=4294967296,一共就有这么多IP地址,全世界够用吗。后面会讲到。
2.IP地址第组成
IP地址由网络标识(网络地址)和主机标识(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网络标识在数据链路的每个段配置不同的值,网络标识必须得保证相连接的每个段的网络标识不同。而在同一个段内相连的主机网络地址必须 一样,并且主机地址不能重复。(我的理解为网络标识是用来区分数据链路中不同的的段的,而主机地址用来区分相同段内不同主机的)。这样就保证了网络中的每台主机的IP地址都不会重复,即IP地址具有了唯一性。 那么从第几位到第几位是网络标识,从第几位到最后为主机标识呢。
3.IP地址的分类
在最开始的时候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的位是按照IP地址的分类来确定的。 这时IP地址分为4个级别,A类B类C类和D类。 A类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