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小主播:毕杰瑞(南城阳光第六小学)、毛毓煕(南城阳光第八小学)
旁白:黄朵朵(石排诺培小学)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科学小知识
A: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一,元日。
B:也就是春节。
A、B:在这里,我们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平安大吉!
B:正所谓,新年到,放鞭炮,家家户户真热闹。
A:《元日》这首古诗描写了春节辞旧迎新的景象。在阵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人们围坐在一起,在和煦的春风中迎来了新的一年,开心地痛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B:初升的太阳温暖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A:我们知道过年都有放爆竹的习俗,那为什么叫爆竹呢?
B:我知道,其实爆竹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最早人们发现一些植物在被火烧的时候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其中声音最大的就是竹子。
A:那么这个噼里啪啦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
B:原来竹子的细胞中有许多水分,在被火烧的时候这些水分会被加热沸腾,然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的体积要比水的体积大好几百倍,在狭小的细胞里,气压变得越来越大,直到细胞壁的纤维承受不了这么大压力的时候就会爆开,于是就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竹纤维的强度比一般植物的纤维都要大,能承受的压力更大,所以爆开的威力也就更大,声音更响。于是人们就用烧竹子发出的声音来驱赶想象中的“鬼怪”,这就是爆竹的由来。
A:你知道的还真不少,那爆竹为什么会爆炸呢?
B:嗯,这么嘛。
A:还是我来告诉你吧。那是人们后来发明了火药,当把火药紧紧的裹在纸卷中密封起来,通过导火索来点燃,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熟悉的爆竹。而爆炸的原理和烧竹子差不多,都是在一个密封的容器里突然产生大量气体,造成高压撑破容器而发生爆炸。只不过后来的爆竹利用的是火药急剧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产生的的爆炸,而不是水蒸气。
B:嗯嗯,所以点燃爆竹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小朋友们可不能随意燃放爆竹哦。
A:是的。今天的有声科普就到这里,谢谢收听,我们下次再见,拜拜!
本期知识问答
1、下列植物中纤维强度较大的是( )
A、柳枝 B、竹子 C、杨树
2、现代爆竹爆炸的原因是( )
A、气流 B、蒸汽 C、气压
3、下列植物中哪种燃烧时爆炸声最大?
A、竹子 B、木头 C、稻草
答案下期揭晓
更多藏在诗词里的科学
敬请期待下一集
策划:黄明秀、黎坚
文字:谭庆、许超、卢玉燕、傅凤兴
后期:黄振华
审核:刘定洋
宣发:周京文
END
温
馨
提
示
来馆参观请提前在“东莞科技馆”微信公众号上预约购票,在馆期间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谢谢您的支持配合!
近期推文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2023年春节期间开放时间公告
一起来探新展厅(4期)| 力学探秘展厅元旦首发,等你来!
地址:东莞市南城街道元美中路2号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南门
官方网站:www.dgstm.org.cn
服务时间:开馆日9:30-17:3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