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陶都英才”工程 争当“东方硅谷”人才示范区
发布时间: 2013-06-03 10: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205
【编者按】1月31日,无锡市召开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总结去年组织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务,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要在无锡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打造“四个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宜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崔荣国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现将崔部长讲话刊登,供同志们参考。
争当“东方硅谷”人才示范区
2013年,宜兴市将紧紧围绕“东方硅谷”建设新要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陶都英才”工程,扎实推进“人才强镇”计划和“人才强企”计划,积极开创人才强市新局面,争当“东方硅谷”人才示范区。
一是致力强化企业主体,推进人才国际化。加快汇聚全球智慧。紧紧抓住海外人才加速流动的有利时机,加快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实施海外星期天人才引进计划,鼓励企业引进海外顶尖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力争引进2名海外顶尖人才,4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5项国外智力项目。加快构建载体平台。积极推动创新载体国际化。充分发挥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中国(宜兴)研究院和千人计划(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在集聚国际顶尖人才、吸收转化国际前沿科技成果上的重要作用。加大“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和“千人计划研究院”建设力度,力争新建企业外籍院士工作站和“千人计划”研究院各1家。鼓励企业到国外建立研发机构。加快拓展引才网络。积极搭建《陶都春晖》、宜兴教授网等交流平台,鼓励和引导海内外宜兴籍高层次人才反哺家乡。积极开展国际间人才、项目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与芬兰清洁技术组织和欧美留学人员协会等人才技术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留学生联合会作用,提升宜兴对海外留学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快“走出去”步伐,逐步建立健全覆盖重点国家和重点产业的海外引才网络。
二是致力打造最优环境,推进项目产业化。实施“千里马”产业人才计划,以人才集群做强产业集群。围绕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引进计划,有效形成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互促并进的良好局面。以“人才强镇”为导向,通过定向引进重点产业人才,努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突破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高地。通过集聚更多的创新人才及团队,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创新链的融合,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深化“人才强企”计划,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按照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原则,在市镇两级确定1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50家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和300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人才强企”进行重点培育,彰显人才在发展实体经济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引导企业深化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构建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准载体、实施高质量项目。推进“双创”倍速计划,以集成扶持助推人才发展。重点建立健全创新创业金融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千人计划”股权投资基金落户宜兴。引导建立科技创投、科技银行、科技担保等各类科技金融平台,打造功能科学、门类完整、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民营资本对接人才技术,促进科创人才与优秀民营企业的嫁接,实现科技创业与民营资本的同频共振。着力引进培育人力资源、科技金融、法律服务、财务服务等中介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力争引进培育“万人计划”2名,省“双创”人才15名,实现年销售超千万和超亿元的领军人才企业分别达15家和4家。
三是致力强化党管人才,推进机制科学化。健全政策激励机制。深化以“陶都英才”工程为统揽,“人才强镇”计划和“人才强企”计划双轮驱动的政策新机制,建立完善一系列制度,进一步确立人才优先战略布局,努力把“陶都英才”工程打造成为宜兴人才工作的品牌工程。健全合力推进机制。深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重点抓好综合性政策论证、跨部门工作统筹、全局性问题调研等工作。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一套能够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的激励体系,形成全方位联动、全社会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把人才工作有机融入年轻干部“三个一线”挂职活动和非公党建“三强一好”企业创建活动,形成推进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健全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建立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谊会为载体的交流促进平台、以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为抓手的联系服务平台和以中国宜兴教授网为载体的乡贤互动对接平台,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